【改善型住房如何选择】
第一,房子的面积仍要适中
既然是改善型住房,一般来说房子的面积相较之前要大一些,但具体怎么选最好还是根据家庭成员数量确定,毕竟生活舒适度的决定因素不在于面积,而是房子各方面的综合条件。三口、四口、五口之家,可以根据居住情况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购买90平、120平、140平左右的房子。
面积小一些虽然省钱,但由于空间过小,家庭成员做什么都会感觉展不开手脚,即使周边的交通、医疗等资源配套再好,人们的改善型住房需求也得不到满足。
如果一味的追求空间宽敞,购买面积超过150平米以上的房子,房子每平米的单价相较小户型会高不少,相应的装修成本,以及入住后的水电费、物业费、都会增加。这样一来虽然大家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但由此产生的经济压力,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如今房价下跌的势头仍然较猛,万一入手后房价一跌再跌,业主的心理压力也会油然而生,届时既要眼睁睁的看着家庭资产缩水,又要按照原先贷款合同上约定的金额还款,还不能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政府上调房价。
在此也提醒广大购房者,购房前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实力,也不能忽略当下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事实,万一自己因此失业或者失去经济来源,以至于不能按时偿还房贷,个人的征信会受到不良影响,拖得时间再久,非但出行将被限制,再想申请其他贷款也会成为一件难事、未来子女的工作还可能受到限制、钱房两失甚至名下的其它固定资产被冻结都是可能成为不可避免的后果。
第二,卧室的数量要足够
除了常住人口只有一两个人的家庭,剩下的改善型住房家庭要保障最起码有三个卧室,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往上加。首先卧室的可改造性强,人口数量少的家庭可以将其中一间改造成衣帽间或者书房,再往里面放置一张小床,这样既方便了自己,也能避免客人留宿没有地方的尴尬情况,当房子的实用功能增加时,人们的居住条件才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平均工资的涨幅与日俱增,越来越多家庭一改往日买不起房的局面,将自己的购房目光放在了条件更好的房子上,未来二室在市面上的转手率肯定不及三室或四室,根据需求多少影响价格高低的价值规律来看,卧室数量足够的房子在二手市场的挂盘价要相对高一些。
第三,阳台的作用不可忽略
房改二十年来,我国的建设用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开发商的拿地价格日渐高涨,为了节省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很多房企设计的都是那些不带阳台的户型。很多人觉得阳台的功能无非就是晾晒衣服,如果牺牲阳台,让家里其他地方的面积增加,其实也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阳台能增加房间的进深、扩展人们的视野范围,让房子看起来的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其次阳台能用来储物,将自己不常用的东西放在阳台,可以让其他房间的可利用空间增大,这对那些家具和小东西比较多的家庭而言尤为重要,将鞋子集中放在阳台还能杀菌消灭异味;最重要的是,其能改善房子的通风条件,这样住户的健康就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还能增加采光量,如此既可以节省用电,又能让人保持明媚的心情。
只要没有特殊要求,一般家庭买房时都不能忽略阳台存在的必要性,更别说改善型刚需了。
第四,中间层的性价比很高
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度,楼盘的层高更是如此,不管一栋楼有多高,位于其1/3-2/3处的房子都是购房者的首选。如果你的第一套房就是属于中间层,没有切身感受过其他层的弊端,可能会在销售的忽悠下,购买高层或者低层,看完这篇文章你可千万要注意。
高层距离地面过远,发生火灾的救援难度大逃生困难、水压不足用水困难、公摊面积大住户的得房率低;低层住户每天遭受的噪音量大、容易被蚊虫叮咬、由于房间潮湿阴暗身心健康很难得到保障、因为容易被小偷盯上所以财产和生命安全容易受到威胁。
【为什么不建议买120平房子】
不实用
120平米的房子不建议买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实用。
对于那种在外独居的年轻人来说,一个小户型的房子就够了,完全没有必要买120平米的大户型,住起来很冷清,多出的面积也没有啥用处。
交税更多
120㎡房子不建议选择的原因还包括要缴纳税费。
可能你不知道房子也是要交税的,特别是房子面积越大的,需要缴纳的税费越高。
超过90㎡的房子都是要缴纳税费的,这样一想是不是买一个90㎡的房子还挺划得来的?
容易贬值
120㎡的房子不建议选择的原因,还包括容易贬值。
有的人买房就是为了有升值空间,小户型的房子销售的特别快,升值空间也很大。
而大户型的房子,像120平米的房子想要二次销售很麻烦,随时面临贬值的可能性。
上一篇:菊花为什么在秋天开花?哪种菊花最名贵又好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神秘博士》第十四季发布预告(主题)首位黑人博士露真容,2023年播出(副题)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10月24日,英剧《神秘博士》第十四
2022-10-25 15:25
原标题:第八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申报工作开启中新网10月25日电25日,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第八批国家文物局
2022-10-25 15:40
原标题:遥想当年烽烟起义和寨碑看义利(主题)寿光这块石碑的碑文不但记载了一段历史,更彰显了大义(副题)寿光市纪台镇寨子村有座“义和寨
2022-10-25 15:29
“对话up主”原标题:尹世传统糕点老味道的手艺要流传下去天津日报记者胡春萌今天,方便的物流让人们可以更便捷地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然
2022-10-25 15:30
原标题:伦敦交响乐团+中国作曲家,《原神》发布音乐专辑向世界倾情讲述中国故事文汇报记者宣晶随着爆款游戏频频出海,中国作曲家于全球游戏音
2022-10-25 15:24
原标题:偃师商城遗址取得多项考古新发现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通讯员梁笑宇完备的水资源利用系统,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近日,中国社会科学
2022-10-25 09:24
原标题:辽博最大规模特展登场(引题)珍品文物阐释“和合中国”(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刘洪超 中国“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华民
2022-10-25 08:33
原标题:厦门:巷口有舞台街角来“竞艺”光明日报记者马跃华金秋时节,徐徐晚风带来丝丝凉意。家住厦门湖里区的陈琼,晚上七点准时下楼,去欣
2022-10-25 08:33
原标题:《艺术的想象(中文+艺术)》系列视频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新模式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应妮)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央美术学
2022-10-25 08:42
原标题:江西景德镇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中新网江西景德镇10月24日电(李韵涵刘力鑫)24日,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正式开馆,30
2022-10-25 08:25
原标题:云南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蒋志龙:(引题)滇池水面之下还有遗迹(主题)封面新闻记者闫雯雯受访者供图司马迁的《史记》中,曾经记录
2022-10-25 07:44
原标题:《底线》中成功塑造立案庭庭长法助“王姐”(引题)王一楠:配角也出挑(主题)北京晚报记者李夏至在最近收官的法治题材剧《底线》里
2022-10-25 07:31
原标题:第七个“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明晚奏响北京晚报讯(记者李俐)“2022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将于10月25日至27日晚在北京京演·民族文化
2022-10-25 07:43
原标题:曹禺名作《北京人》十年后回归主演:“掏心窝演戏就对了”封面新闻记者粟裕“这部戏所有的感觉都要内收,演绎都要回到内心。我们不只
2022-10-24 16:45
原标题:话剧《威廉与我》看尽莎士比亚的一生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素芹)10月25日、26日,好评如潮的现象级口碑力作、话剧《威廉与我》将
2022-10-24 15:46
原标题:中国航天事业激发航天科普阅读热(引题)书海里探索星辰大海(主题)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波近年,中国航天在诸多领域实现重大突
2022-10-24 15:39
原标题:电视剧《我们这十年》还原《唐宫夜宴》创作过程(引题)讲述“唐宫小姐姐”们的感人幕后故事(主题)今晚报记者刘桂芳借助电视和网络
2022-10-24 15:26
原标题:林永健、贺鹏、高瀚宇等主演(引题)《第五名发家》聚焦乡村振兴(主题)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日前,现实主义乡村振兴题材作品《第
2022-10-24 15:35
原标题: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发布艺文创传播本土文化□罗赟鹏记者张陇堂可爱的萌宠玩偶、富有文化气息的丝巾抱枕、设计时尚的手提包……走
2022-10-24 15:25
原标题:北京:将非遗呈现给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电(记者罗兰)北京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2022-10-24 09:39
原标题:任素汐回归“故乡”重逢依旧别来无恙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由麦特文化出品、制作,彭晨执导,姚长宁、王昱、万美俊编剧的都市话题剧《
2022-10-24 09:35
原标题:改编自“凉山黑鹰”少年篮球队真实故事原型人物出演电影《黑鹰少年》上线(引题)篮球是黑鹰少年的氧气(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韩世
2022-10-24 09:48
原标题:丰子恺译文手稿首次出版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由丰子恺研究会执行会长丰羽授权、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译文手稿》三卷本日
2022-10-24 09:45
原标题:在中小学戏曲社团,有一支懂戏曲、爱戏曲、擅教学的教师队伍──(引题)传播国粹以“戏”育人(图)(主题)天津日报记者刘莉莉文并
2022-10-24 09:36
原标题:《亦梦亦真》(引题)“无人车”登台“创业者”圆梦(主题)近两年,凡是到过北京亦庄的人,都会被大街上行驶的无人驾驶车所吸引。出
2022-10-24 08:40